洛阳市统计局 2016年3月30日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调中向好的态势得以巩固,保持了持续向好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年末户籍总人口700.28万,其中市区户籍人口197.35万;年末常住总人口674.30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15.77万,城镇常住人口355.02万,城镇化率为52.65%。全年出生人口7.95万,出生率11.39‰;死亡人口3.90万,死亡率5.59‰;自然变动净增人口4.05万,自然增长率5.80‰。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①350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740.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531.7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6.7:49.6:43.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仍是影响总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 表1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 指 数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101.6 | 食品 | 102.9 | 粮食 | 103.0 | 肉禽及制品 | 104.3 | 鲜菜 | 108.1 | 烟酒及用品 | 101.9 | 衣着 | 101.3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1.0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1.1 | 交通和通信 | 98.7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0.9 | 居住② | 101.6 |
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196.4亿元,增长9.1%,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3亿元,增长15.6%。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80.5万亩,比上年下降0.3%。其中,夏粮面积374.4万亩,下降0.6%;秋粮面积406.1万亩,下降0.1%。蔬菜种植面积103.0万亩,增长8.4%。油料种植面积65.9万亩,下降2.7%。棉花种植面积5.9万亩,增长39.3%。 全年粮食产量245.1万吨,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夏粮产量124.5万吨,增长17.2%;秋粮产量120.6万吨,增长14.9%。 表2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万吨 | 245.1 | 16.1 | 夏 粮 | 万吨 | 124.5 | 17.2 | 秋 粮 | 万吨 | 120.6 | 14.9 | 油 料 | 吨 | 126907 | 11.1 | 花 生 | 吨 | 89383 | 6.6 | 油菜籽 | 吨 | 28268 | 22.0 | 芝 麻 | 吨 | 7219 | 25.4 | 棉 花 | 吨 | 4112 | 54.2 | 烟 叶 | 吨 | 55067 | -10.4 | 水 果 | 万吨 | 86.8 | 7.0 | 蔬 菜 | 万吨 | 293.1 | 8.8 | 食用菌(干重) | 吨 | 78931 | 96.5 |
全年肉类总产量27.33万吨,比上年下降1.2%。禽蛋总产量15.18万吨,增长4.3%。奶类总产量44.31万吨,增长2.6%。年末生猪存栏177.54万头,下降7.7%;生猪出栏236.66万头,下降5.4%。年末牛存栏64.87万头,增长2.5%;牛出栏35.89万头,增长6.5%。 三、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③1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6.2亿元,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284.2亿元,增长10.3%;重工业1102.0亿元,增长9.6%,轻重工业比例为20.5:79.5。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018.2亿元,增长15.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7个百分点。高技术企业增加值4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28%,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增长,22个行业累计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增加值增幅居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8.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4.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0.9%。 表3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1.8 | 33.8 | 布 | 万米 | 3478.3 | 19.2 | 化学纤维 | 万吨 | 9.1 | -10.4 | 饮料酒 | 千升 | 224514.7 | 1.6 | 卷 烟 | 亿支 | 126.4 | -2.8 | 摩托车 | 万辆 | 59.8 | -26.9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456.7 | -28.8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466.7 | -1.3 | 粗钢 | 万吨 | 21.3 | -43.3 | 10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138.9 | -0.4 | 铝 | 万吨 | 137.8 | 1.7 | 水 泥 | 万吨 | 752.7 | -0.8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733.6 | 14.1 | 轴承 | 万套 | 18185.0 | -10.7 | 耐火材料 | 万吨 | 989.9 | 14.0 | 化肥(折纯量) | 万吨 | 14.1 | 0.9 | 大中型拖拉机 | 台 | 83439 | 11.8 | 黄 金 | 千克 | 10511.8 | -4.0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利税总额395.7亿元,下降1.8%;利润总额209.3亿元,下降3.6%;亏损企业138家,亏损面为7.9%,亏损企业亏损额68.8亿元,下降4.5%。年末产成品库存148.4亿元,增长0.9%;应收账款447.0亿元,增长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37.0亿元,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99.9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投资1656.5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投资1680.6亿元,增长19.2%。民间投资3022.8亿元,增长22.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5.5%。 表4 2015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行 业 | 投资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计 | 3537.0 | 18.6 | 农林牧渔业 | 199.9 | 22.3 | 采矿业 | 89.4 | -4.1 | 制造业 | 1462.8 | 18.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10.3 | 36.2 | 批发和零售业 | 92.4 | 1.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3.7 | 3.7 | 住宿和餐饮业 | 60.8 | 21.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4.9 | 7.4 | 金融业 | 4.3 | 66.7 | 房地产业 | 651.4 | 11.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1.7 | -22.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5.5 | -36.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94.1 | 45.5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9.0 | -15.8 | 教育 | 54.6 | 42.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65.5 | 152.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4.5 | 28.2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8 | 120.1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住宅投资232.5亿元,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4693.4万平方米,增长4.7%,其中住宅3331.2万平方米,增长2.1%。房屋竣工面积556.8万平方米,下降3.4%,其中住宅409.4万平方米,下降11.2%。商品房销售面积687.3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608.2万平方米,下降3.5%。商品房销售额295.6亿元,增长3.3%,其中住宅242.5亿元,增长0.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2398个,实际完成投资3203.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80个,实际完成投资2402.7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400.2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204.9亿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349.8亿元,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5.3亿元,增长14.7%。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9.0%,饮料类增长29.9%,烟酒类增长3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7%,化妆品类增长26.0%,金银珠宝类增长35.5%,日用品类增长1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9%,中西药品类增长26.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家具类增长10.4%,通讯器材类增长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1.2%,汽车类增长17.0%。 六、对外经济 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9.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出口总额16.29亿美元,增长13.2%;进口总额3.22亿美元,下降1.0%。 据商务部门统计,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家,比上年减少18家;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额4.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25.54亿美元,增长6.0%;引进省外境内资金661.0亿元,增长8.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据交通部门统计,全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438.9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2%;货物运输量1.75亿吨,增长5.8%。旅客周转量85.03亿人公里,增长9.8%;旅客运输量1.29亿人,增长9.9%。民航货物吞吐量0.2万吨,增长0.2%;民航旅客吞吐量72.2万人,增长22.6%。 据邮电部门统计,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8.5亿元,增长26.6%;邮政业务总量4.2亿元,增长13.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98.3万户,下降11.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08.9万户,下降1.8%。年末互联网用户427.0万户,增长1.5%。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4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0.4万人次,增长19.6%。旅游总收入780.0亿元,增长29.8%,其中创汇收入3.09亿美元,增长28.6%。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9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1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65家,国际国内旅行社91家。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9.8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7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5.15亿元。全年赔付37.7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1.84亿元,人身险赔付25.94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9元,比上年增长10.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86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7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2元。 据社保部门统计,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15.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09.43万人,增加1.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64万人,增加0.1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2万人,减少0.87万人。 十、教育、文化和体育 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招生4.24万人,在校生13.08万人,毕业生3.48万人。普通高中76所,招生4.56万人,在校生13.05万人,毕业生4.23万人。普通初中345所,招生9.58万人,在校生27.50万人,毕业生8.41万人。小学1309所,招生10.20万人,在校生58.28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3.54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5所,招生2.32万人,在校生6.5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88人,在校生1172人。普通初中入学率105.24%,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2.16%。 据文化、广电和新闻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7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7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2台,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台。广播人口覆盖率97.48%,电视人口覆盖率97.92%。市级电视台周播出时间434小时,市级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59小时。 据体育部门统计,全市共有体育场地8060个,场地面积1045万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160场次,参加运动员6.0万人次。运动员在国内外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金牌166枚,银牌143枚,铜牌140枚。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据卫生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95个,床位3993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82个,床位36896张。卫生防疫机构16个,妇幼卫生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4180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16162人,注册护士17412人。卫生防疫机构人员1025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1940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54个,床位6690张,卫生技术人员4835人。 据民政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7773张,福利院收养1136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456人。年末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3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757.7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据环保部门统计,年末全市环保系统人数1780人,环境监测人员36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个;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为859.7平方公里。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1天。 注释: ① 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 公报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类中“居住类”价格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砖瓦灰砂石、电料、漆等)、住房租金(公房及私房房租)、自有住房(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等)、水电及燃料等价格。 ③ 公报中工业增加值及其各分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洛阳中心支行;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进出口数据来自洛阳海关;外商投资、省外境内资金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