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副中心城市建设 > 营商动态

重塑项目体系!洛阳推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改革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洛阳网

分享:

        联合科研项目“牵手”龙门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基金推送项目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日前,《洛阳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围绕重塑科技项目体系、创新科研体制机制等做出系列部署。

        洛阳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洛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该《方案》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直接变间接、无偿变有偿、资金变基金”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立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方案》由“重塑项目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四部分组成,共涉及12项内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中的重大任务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形成分类管理、多元投入、绩效导向、公开透明的科技项目和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围绕“重塑项目体系”,《方案》按照洛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布局,对科技计划项目、联合科研项目、基金推送项目三种项目的形成、实施和资助进行了规定。

        其中,科技计划项目包括指导性科研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三类。指导性科研计划项目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和社会民生领域重大技术需求自主选题,仅给予备案立项,无财政资金支持。公益性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围绕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领域实施,每年立项不超过30项,单个项目评价结果为“优”的,按照核定的项目研发经费总额的50%拨付后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10万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围绕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立项后由财政给予项目承担单位科研经费前资助,每年立项不超过10项,单个项目资助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

         联合科研项目由洛阳市科技局联合龙门实验室设立。项目着眼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与区域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围绕洛阳优势主导产业共同开展重大技术需求挖掘和科技成果本地化应用,重点依托龙门实验室在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积淀和人才优势,由龙门实验室独立或联合需求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实行团队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并探索建立“产业链骨干企业+开放创新平台”重大项目攻关科研范式。

        基金推送项目通过洛阳市科技局与基金管理机构常态化推送形成。项目结合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作,重点围绕“四新一装备”风口产业和人工智能、氢能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优选推送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基金管理机构按照公司章程进行投资决策,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

        着眼“创新体制机制”,《方案》围绕科研项目选题凝练、评审立项、组织实施、经费投入等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公益科研项目采取“揭榜挂帅”组织方式,谁有本事谁揭榜,对综合评价结论接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同一项目,实行“赛马制”平行研究、并行攻关。联合科研项目建立企业“出题目”与专家咨询论证相结合的重大创新课题凝练机制,从技术先进性、产业带动性、实施可行性等维度评估需求优先级,形成重大攻关任务清单。软科学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团队配置权、经费使用自主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