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至17日,黄河文化视野下的河洛学暨2021年河洛文化研讨会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提升河洛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言献策。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以《中原学与河洛学》为题,为本次研讨会作主旨发言。他说,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和主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他认为,站位新时代,研究好、解读好河洛文化,建设好、发展好河洛学,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要站在人类文明、中西文化比较、国家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河洛文化,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及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提供“源头活水”。

    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在主旨发言中提到,洛阳在国家文化战略格局下使命艰巨。他建议,洛阳瞄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点,依托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及海内外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洛阳”品牌,打造以文化功能为主的中心城市,尤其要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重任担在肩上,在中华文化的保护、展示、体验、产业发展的融合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厚植郑洛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中洛阳作为轴心枢纽的分量,将洛阳的文化能量彻底释放出来。

    针对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毛阳光结合目前我市具体情况提出了详细建议。他认为,要做好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文旅融合,充分利用好目前设施较为完善的古村落、古民居和祠庙,将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持续完善文化传承创新的活态机制。同时,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政策支持,完善激励机制,助力传承人全身心工作,鼓励他们授徒传艺。

    在分会场的研讨交流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际视野下的河洛文化研究、河洛文化与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河洛文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话题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洛阳作为河洛文化核心传承区,对阐释中华文明史有着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加强对文旅文创的顶层设计、项目包装、品牌打造、产业培育,进一步叫响“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的文化品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实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